中国二妮
随手拍达人
发表于 2019-6-25 17:32:49
来自:浏览器
最新回复 2019-10-9 22:35:42
本帖最后由 中国二妮 于 2019-6-25 17:34 编辑
草原逐梦之四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红色线块之美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乌兰”在蒙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在山体裸露的地方和敖包上面随处可见红色的山石,“乌兰台”应该即是一座“红色山岩之上的烽火台”之意。后来建筑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山体的确是由红色的山岩构成。因此,建筑主体的外墙和平台、挡墙都采用了一种掺氧化铁骨料的清水混凝土,使外露的建筑体量呈现出一种斑驳的红色,犹如从山体中延伸而出,与四季变化的草原丘陵相应和,呈现出广袤与苍凉的场所气质。
沿着博物馆的内外参观路径设置了一系列远眺遗址和草原丘陵地景的平台,直至到达山顶敖包,长长的路径和不断停驻的平台是博物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元上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在此串联。
设计结合并充分利用现状废弃的采矿场来布置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以修整被采矿破坏的山体。博物馆工作人员入口设置在现状的一处折线形采矿条坑南端,并将办公考古科研用房沿折线凹地布置,且沿山坡形状覆土;保留另一处现状圆形矿坑,修整作为博物馆的下沉庭院,观众服务区环绕着此庭院。
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仅半露一小段长条形体,隐喻遗址的城垣,将其由正北向东旋转18度,与山体等高线相交,并指向都城遗址中轴线上的起点——明德门,使建筑对遗址有理想的视角和轴线关联;而由明德门处看遗址博物馆,建筑则缩为一个隐约的方点,体现出对遗址环境完整性的尊重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恰切对话和协调。
遗址的城垣、宫殿的台基由黄土夯筑,外面包砌砖石,砖石随着时间的流逝剥落散布,夯土墙体外露,一道道水平向的筑造痕迹诉说时间的沧桑。
---------------------------------------------------- 拍摄时间:2019年6月21日 拍摄地点:内蒙古正蓝旗草原 ----------------------------------------------------
▼ 上传链接 ▼ ---------------------------------------------------- 未及时逐一回帖,敬请谅解!谢谢!!!
---------------------------------------------------- 来自群组: 随拍达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